苦荞茶检测
发布时间:2025-04-28
苦荞茶检测需依据GB/T22292-2008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荞麦制品》等规范执行,重点涵盖营养成分分析、农药残留筛查、重金属污染控制及微生物指标验证四大核心模块。通过理化检验与仪器联用技术对总黄酮、芦丁等功能成分进行定量分析,同时对铅、镉等污染物实施痕量检测,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与质量标准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。
检测项目
苦荞茶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与安全卫生指标两大维度。基础理化指标涵盖水分含量(≤9.0%)、灰分(≤5.0%)、粗蛋白(≥10.0%)及总黄酮(≥1.5%)等核心参数。安全卫生指标包括铅(≤0.5mg/kg)、镉(≤0.1mg/kg)、总砷(≤0.5mg/kg)等重金属限量要求;六六六、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残留量需低于0.01mg/kg;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应≤10000CFU/g,大肠菌群需符合MPN/100g≤40的限值规定。检测范围
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全品类苦荞茶产品:按形态分为颗粒茶、袋泡茶、粉末速溶茶等固态制品;按加工工艺涵盖烘焙型、膨化型及发酵型产品;按原料组成包含纯苦荞茶及添加菊花、决明子等复配产品。同时覆盖原料荞麦籽的农残筛查与重金属本底值测定、包装材料溶剂残留分析(苯类溶剂≤0.01mg/dm²)、成品储存期内的品质稳定性验证等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环节。检测方法
总黄酮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(GB/T 22292-2008附录A),以芦丁为标准品在510nm波长处进行比色分析;芦丁单体定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,色谱条件为C18柱(4.6×250mm,5μm)、流动相甲醇-0.4%磷酸溶液(35:65)、检测波长360nm。重金属检测执行GB 5009.12-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;农药残留筛查采用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法(GC-MS/MS),离子源温度230℃,四级杆温度150℃,碰撞气流量1.5mL/min。检测仪器
检测服务范围
1、指标检测:按国标、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
2、仪器共享: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
3、主成分分析: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~7天检测。
4,样品前处理: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,进行样品前处理,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,样品的提取与分离,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,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;
5、深度分析: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,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。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。

合作客户展示

部分资质展示
